Hello👋, Reader,我是陳璿丞醫師,這一周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,
讓心情變好的秘密:找一個願意吞下去的苦
辛苦的快樂
4個月前在朋友的邀請下,有點衝動報名了113km的鐵人三項。一開始只是想要試玩,沒有真心想要完賽。但都已經報名了,又有點不甘心…。
開始訓練時,第一個困難是游泳,我只會自學的自由式,也不曾在開放水域游長距離過,我需要指導。第二個困難是,我沒有單車,我也長達7-8年沒有練騎車了。第三個難題是,離我上次參加馬拉松比賽已經10年了,現在幾乎從零開始。
維持專業表現,與兼顧家庭生活,已經忙得不可開交。還自主訓練加上鐵人三項,絕對是自找苦吃。但這就是三鐵運動的吸引力所在,在醫學和心理學領域中,我們將這種體驗稱為「辛苦的快樂」。
跑者的高潮
當你參加運動,特別是長距離跑步或划船等持續的運動時,你可能會遇到一種被稱為「跑者高潮」的狀態。這是一種快樂的、正面的情緒狀態,其中包含了深深的滿足感、興奮和幸福感。
從生理學角度來看,當我們做出高強度的運動時,身體會分泌出一種名為內啡肽(endorphin)的物質。這種物質在我們體驗痛苦或壓力時產生,並且帶來一種短暫的舒適感或快樂感。
這種感覺,我以前不曾感受過,但在我長達8小時的過程中,雖然腳快要抽筋,大腿很酸痛,最後7km的慢跑,每一步都很痛苦;但同時,我覺得我可以完賽,是一種很深層的滿足感。
這種感覺並非憑空想像,而是來自身體內部,特殊神經傳導物質的共伴作用,以下列出三種:
- 苯乙胺(phenethylamine):這是一種我們身體自己製造的興奮劑。當它在我們的身體中增加時,我們會感到更有精神,更快樂。
- 貝他內啡肽(β-endorphin):這是一種我們身體自己製造的止痛劑,類似醫生可能會給你的強力止痛藥。當你運動時,身體會產生這種物質,讓你感覺少些痛苦,進而帶來更多的快樂。
- anandamide:這是一種我們身體自己製造的類似大麻的物質。它可以幫助我們放鬆,並且讓我們感到快樂。
鐵人副作用(正面)
這4個月來,我把原本要做事情的時間挪來運動,本來預期一些個人規劃的目標,會因三鐵的大量練習,而減少推進。
但事實恰恰相反,在工時下降的情況下,我卻因為自己的認知功能、執行力的提升,效率、創意和想法增加,反而可以做更多的事情。深層的滿足感也不斷上升。
我本來以為自己,已經是個專注的人。
但高強度的三鐵運動,竟讓我變得更加專心。
從科學層面而言,大量的人類研究已經證明,持續的有氧運動(例如,每天運動30分鐘)可以持續改善某些認知功能,改變大腦的基因表現,並促進神經和行為塑性的有益形式。
也就是說,運動能引發大腦結構、功能和認知方面廣泛且相互關聯的影響。
長期運動與大腦優化
運動的好處,學術研究都知道,以下列出常見的幾種:
運動長期的效果包括促進神經元生長、增加神經活動(例如,c-Fos和BDNF)、改善應對壓力的能力、提高行為的認知控制、改善陳述、空間和工作記憶,以及提高與認知控制和記憶相關的大腦結構和功能。
運動對認知的影響對於提高兒童和大學生的學業表現,提高成年人的生產力,保持老年人的認知功能,防治某些大腦疾病,以及改善生活品質都有重要的意義。
在健康的成年人中,有氧運動已被證明可以在單次運動後對認知產生短暫的影響,而經過數月的定期運動後對認知產生持久的影響。
定期進行有氧運動的人(例如,跑步、慢跑、快步走、游泳和騎自行車)在測量某些認知功能的神經心理學功能和表現測試上得分更高,例如注意力控制、抑制控制、認知靈活性、工作記憶的更新和容量、陳述記憶、空間記憶和資訊處理速度。
運動與情緒改善
此外,有氧運動可促進積極情緒,抑制負面情緒,並減少對急性心理壓力的生物學反應,對情緒和情感狀態產生短期和長期影響。
短期來看,有氧運動可以起到抗憂鬱和欣快的作用。
而長期來看,持續運動可以改善情緒和自尊。
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的症狀,並可作為這些疾病的輔助療法。對於憂鬱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,運動治療的效果已經得到明確的證據。對於某些神經退化疾病,尤其是阿茲海默症,臨床證據也支持用運動作為輔助療法。
又快樂又聰明,而且很便宜
在繁忙混沌的年代,不夠聰明怕輸給時代,不夠快樂怕一無所有,所有人都想要向上成長,或者躺平解憂。
那麼,不管情願或不情願,擅長或不擅長,只有還有一點機會,我們都應該試試看這個「全方位快樂處方」。
藉由運動帶來「辛苦的快樂」,讓腦內激素帶著你興奮、減痛、放鬆。
藉著運動帶來「腦神經生長」,讓更聰明的腦袋,帶你走向更明智的人生。
藉由運動帶來「真情緒改善」,讓心理壓力有效消解,長期自尊逐步建構。
坊間廣告很愛說「免吃藥」、「免開刀」。
原來還真的有物美價廉的天然秘方,就藏在我們的身體裡面!
是的,一起運動吧。
意願蒐集|八週優化睡眠習慣 ☾ 共伴工作坊
睡眠是一種自然的日常。
像呼吸一樣,不需要依循詳細指南操作。
累了倦了,自然就會想睡覺,在太陽升起時自然甦醒。
然而,若您已經試過無數自救措施,
買寢具、換飲食、勤打坐、安眠藥......
或許懷疑:超長期失眠還有救嗎?
我的失眠該怎麼辦?
因此,我們規劃「睡眠優化共伴營」
規劃 8 週線上課程 + 8 週後續線上社群:
☾ 8 週線上課程 ☾
每周 1 小時,讓您可以藉由階段課程,建構實證方法學。掌握關於睡眠的背景知識,優化睡眠品質。
☾ 8 週線上社群 ☾
讓正念冥想、環境調整與社群支持,改變生活型態。
配合需要持之以恆的睡眠日記,重塑充滿能量的日常。
可吸收的學習內容 X 有行動的具體成長
讓睡眠習慣重新建立,睡眠品質有感提升!
我有意願! |
本周影片/podcast
陳璿丞醫師
🧑🏻💻 析心事務所網站
📰 訂閱電子報
🎙 Podcast
📺 Youtube 頻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