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析] 為戰爭而生的男人:讀《馬斯克傳》(下)

published2 months ago
1 min read

Hello👋, Reader,我是陳璿丞醫師,這一周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,

本周文章

找出最佳路徑

當Hoffman聽完Musk描述他將火箭送上火星的計畫後,他無法理解這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商業模型。「這怎麼可能賺錢?」他詢問。然而,後來Hoffman意識到,Musk的思考方式並非如此。「我之前沒有意識到的是,Elon從一個宏大的目標出發,然後找出最佳的方法去達成目標,並確保這個過程在經濟上是可行的,」他如此說道。「這就是他能夠成為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的原因。」

技術進步並非永恆

科技的進步並非必然;它可能會停滞,甚至倒退。曾經,美國人登上了月球,然後與太空梭任務告別,進展陷入停滞。「我們要對我們的孩子說,登陸月球是我們做過的最棒的事情,然後我們就此止步嗎?」他問道。古埃及人曾經掌握了建造金字塔的技術,但後來這些知識消失了。類似的事情也在羅馬發生了,他們一度建造出了精巧的水道系統和其他奇觀,但在黑暗時代這些技術隨風而失。「這種現象是否也正在美國發生?」他在幾年後的TED演講中提出。「人們常常錯誤地認為技術只會自動進步,但事實上,技術的進步需要大量的人們付出努力。」

以第一因原則(first principle)尋找可行的策略

當他發現俄羅斯人對火箭的收費過高時,他憤怒地採取了第一原則的思考方式,從基本的物理學開始,並逐步構建出一個可行的策略。他開發出了他稱為“白痴指數”的數據模型,該模型能計算出一種產品的終端價格比其基本物料成本增加了多少。如果白痴指數過高,那麼透過設計更高效的製造技術,我們可以明顯降低產品的成本。

大膽的想法驅使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

馬斯克的太空冒險最初僅是一個非營利的嘗試,目的是激發對火星任務的興趣。然而,現在他已經擁有了他的專屬動機,這已成為他職業生涯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他將追求一些大膽的想法,這些想法都源於一個偉大的目標。但他也希望這些想法能夠實質地產生收益,自我維持,這意味著他需要進行火箭發射,將商業和政府的衛星送上太空。

不斷追求降低成本

馬斯克一直專注於降低成本。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需要為自己的投資負責,儘管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。更重要的是,降低成本對他的最終目標至關重要,即殖民火星。他對航天業供應商的零件價格進行了挑戰,這些價格通常比汽車行業的相同零件昂貴十倍。

勇於嘗試,擦肩而過,然後修正

每當他的工程師以「需求」作為執行某個任務的原因時,馬斯克都會追問:是誰提出了這個需求?只回答「軍方」或「法律部門」是不夠的,馬斯克堅持他們必須要知道是誰具體提出了需求。「我們會討論如何對引擎進行合格評定或為燃料箱進行認證,他會問:『為什麼我們必須這樣做?』」 SpaceX的發射和測試副總裁蒂姆·布扎說。「我們會說,『有一個軍事規範說這是一個要求』。他會回答:『是誰寫的?這有什麼道理?』」他一再強調,所有的需求都應被視為建議,唯一不可改變的是物理定律所規定的。

不斷嘗試,失敗後修正,然後再嘗試

馬斯克採取了迭代的設計方式。火箭和引擎會快速地進行原型設計、測試、爆炸、修正,然後再嘗試,直到最後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。「重要的不是你如何避免問題,」穆勒說。「而是你如何迅速地發現問題並解決。」這種模式已經被設定:嘗試新的想法,並願意接受可能的失敗。

風險增進專注力

馬斯克對於壓力的忍受能力非常強,然而2008年幾乎將他推倒。他說:“我每天都在工作,週而復始,我每天都在解決重要的難題,一次又一次。”他的身體狀況也因此起伏不定,他的體重一度增加,然後突然又瘦下來,極度的疲勞也讓他走路起來趾高氣揚。然而在此期間他卻變得充滿活力和極度專注。壓力如刀劍般激烈,卻讓他的思考變得更清晰。


雖然馬斯克看似理智冷靜,但在發射期間,他的內心瀕臨崩潰的狀態。即便是在成功之後,他也極難真正感到喜悅。“我的壓力荷爾蒙和腎上腺素極度飆升,讓我很難感受到快樂,”他說。“感覺更像是剛剛從死亡邊緣逃逸,而非喜悅。我太緊繃了。”

透過親自創造,打破規範


馬斯克打破過去最盛行的生產模式,這主要源自於他希望嚴格掌控製造過程。他認為,設計一個用於製造汽車的工廠——也就是建造機器的機器——和設計汽車本身同樣重要。特斯拉的設計和製造透過即時回饋,賦予了他們競爭優勢,讓他們得以每日創新。

馬斯克的直覺一直獨樹一幟。他從不過度關注銷售與市場行銷,反而堅信只要創造出出色的產品,銷售助力自然會跟上。

他創建了一個詳細的試算表,從原始燃料來源開始,計算了各種類型的汽車的能源效率。「我對從開採燃料到驅動汽車的每一個步驟都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。」

將汽車視為一種可以不斷升級的軟體,而不僅僅是硬體。新的功能可以透過網路升級的方式進行提供。“我們驚訝於透過升級可以增加的功能數量,包括提升加速度等,” 馬斯克說。“這讓車輛變得比你購買時還要好。”

為戰爭而生的男人

了解馬斯克一個關鍵的方法是透過他對遊戲的熱愛──他的強度、專注力、競爭心、堅定態度和策略思考。透過長時間的遊戲體驗,他能夠舒解壓力、鍛煉策略思考的技巧,並圍繞著這個基底打造出他的業務戰略。

2021年,他對多人策略遊戲Polytopia產生了興趣。玩家在這款遊戲中可以選擇扮演十六種角色中的一種,引領他們的部落進行科技發展、城市建設及資源爭奪,並發動對其他部落的戰爭。馬斯克的遊戲技術非常高強,甚至能夠擊敗這款遊戲的瑞典遊戲開發者費利克斯·埃肯斯坦。有人詢問他對這款遊戲的熱情表明了他的什麼,他回答:“基本上,我天生就是為戰爭而生的。”

  1. 同理心並非優勢。Polytopia教會我,當你排除同理心時,他是如何思考的。在遊戲中,沒有同情之情,對吧?”
  2. 不要害怕失敗。馬斯克曾說:“你總會輸的。前五十次會很痛苦。但當你習慣了失敗,你會在每一個比賽中削減情緒投入。”你會變得更魯莽,更敢冒險。
  3. 優化每一回合。在Polytopia遊戲中,你只有三十個回合,所以你需要優化每一個回合。“就像在Polytopia中,你在生活中只有一定數量的回合。”馬斯克說。“如果我們讓其中幾個浪費掉,我們就永遠無法到達火星。”
  4. 加倍努力。通過不斷推動可能性的邊緣來玩Polytopia。他總是加倍努力,把一切都投入到遊戲中,力求不斷地獲得成長。這與他一生都在做的事情是相符的。
  5. 明智地選擇你的戰鬥。在Polytopia中,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被六個或更多部落包圍,他們都在攻擊你。如果你試圖與所有人反攻,你就會輸掉。每個人都在攻擊你,但如果你對大部分人反擊,你就會耗盡資源。這種策略為“前線最小化”。
  6. 你需要斷開連接。”一段時間,我不得不從手機上刪除Polytopia,因為它佔用了太多的腦力。”每個人都需要家人和朋友,我們不可能一直都在戰場上。
  7. 需要更主動。我們在遊戲中,常常會根據其他部落的行動做出反應,而不是思考自己的最佳策略。我們大多數在工作中的行為方式很相似。主動出擊。

本周podcast

本周推薦課程

睡眠是一種自然的日常。
像呼吸一樣,不需要依循詳細指南操作。
累了倦了,自然就會想睡覺,在太陽升起時自然甦醒。

然而,若您已經試過無數自救措施,
買寢具、換飲食、勤打坐、安眠藥......
或許懷疑:超長期失眠還有救嗎?
我的失眠該怎麼辦?
因此,我們規劃「睡眠優化共伴營」的意願表單

預計規劃 8 週線上課程 + 8 週後續線上社群
☾ 8 週線上課程 ☾
每周 1 小時,讓您可以藉由階段課程,建構實證方法學。

掌握關於睡眠的背景知識,優化睡眠品質。
☾ 8 週線上社群 ☾
讓正念冥想、環境調整與社群支持,改變生活型態。
配合需要持之以恆的睡眠日記,重塑充滿能量的日常。

可吸收的學習內容 X 有行動的具體成長
讓睡眠習慣重新建立,睡眠品質有感提升!



陳璿丞醫師

sst@anatomind.com

🧑🏻‍💻 析心事務所網站

📰 訂閱電子報

🎙 Podcast

📺 Youtube 頻道

陳璿丞醫師X析心事務所

歡迎訂閱電子報!

Read more from 陳璿丞醫師X析心事務所